九日同王张二山人登白塔台书怀

冯高秋望杳无涯,表里河关拥汉家。 已倩白云扶落帽,更携黄菊散空花。 清砧出郭催寒近,返照衔山度鸟斜。 古往今来何日尽,大千世劫本恒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冯高:登高。
  • 杳无涯:深远无边。
  • 表里河关:指内外河山,形容国土辽阔。
  • 拥汉家:围绕着汉家江山。
  • :请,借助。
  • 扶落帽:指风吹落帽子,这里比喻秋风。
  • :带。
  • 散空花:指黄菊花瓣飘散,如同空中的花朵。
  • 清砧: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常用来形容秋天的声音。
  • 出郭:出城。
  • 催寒近:催促寒冷的到来。
  • 返照:夕阳的余晖。
  • 衔山:夕阳似乎衔住了山峰。
  • 度鸟斜:鸟儿斜飞,形容夕阳下鸟儿的飞行姿态。
  • 大千世劫:佛教用语,指宇宙间无数的世界和劫数。
  • 恒沙:佛教用语,比喻数量极多,无法计算。

翻译

登高望远,秋天的景色深远无边,内外河山环绕着汉家的江山。 我请白云帮我扶住被风吹落的帽子,又带着黄菊,让花瓣如空中的花朵般飘散。 城外的捣衣声催促着寒冷的临近,夕阳的余晖似乎衔住了山峰,鸟儿斜飞在夕阳下。 古往今来,这样的日子何时会结束?宇宙间的无数世界和劫数,本就如恒河沙数,无法计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秋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宇宙浩瀚的感慨。诗中“倩白云扶落帽”和“携黄菊散空花”等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结尾的“大千世劫本恒沙”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哲学思考,展现了其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