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小筑新成夏月馀凉堪贾虽仅容膝亦颇远俗漫裁十律以畅幽襟
小园日涉漫夷犹,浊酒匏樽醉即休。
官罢故人多裹足,地偏经月只科头。
蕙兰送馥时薰席,水石迎凉早报秋。
已敞竹林供引兴,何须萱草与忘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夷犹:悠闲自得的样子。
- 匏樽:用匏(一种葫芦)制成的酒器。
- 裹足:停止不前,比喻有所顾虑。
- 科头:不戴帽子,指随意不拘礼节。
- 蕙兰:一种香草,其香气浓郁。
- 薰席:用香草熏过的席子。
- 水石:指园林中的水景和石景。
- 敞:打开,这里指开放。
- 竹林:指竹林七贤,这里泛指隐居之地。
- 萱草:传说中能使人忘忧的草。
翻译
在城中的小园里,我日复一日地悠闲自得,用葫芦酒器盛着的浊酒,一醉便休。罢官后,老朋友们大多有所顾虑,不再来访,而我这偏僻之地,一个月来也只是随意不戴帽子。蕙兰的香气时常熏染着席子,水石间的凉意早早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我已经开放了竹林,供自己引发兴致,又何必需要萱草来忘却忧愁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城中小筑新成后的悠闲生活。通过“小园日涉漫夷犹”和“浊酒匏樽醉即休”等句,展现了作者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诗中“官罢故人多裹足”反映了官场失意后的世态炎凉,而“地偏经月只科头”则进一步以不拘礼节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疏离感。后两句以蕙兰、水石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