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祁伊吾携酒镜池泛舟遇微雨

倚棹乘凉秋气催,谁移雀驾向阳台? 行云不管填河事,神女疑因乞巧来。 雨散水天仍浩荡,杯摇星月共徘徊。 池中锦石清堪掇,岂似昆明有劫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倚棹(yǐ zhào):倚靠船桨,指乘船。
  • 雀驾:指七夕时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
  • 阳台:神话中神女出现的地方。
  • 行云:流动的云。
  • 填河:指七夕时鹊桥的传说。
  • 乞巧:七夕节女子向织女祈求巧艺的习俗。
  • 浩荡:形容水天一色,广阔无边。
  • 杯摇星月:形容饮酒时星月仿佛在杯中摇曳。
  • (duō):拾取。
  • 昆明有劫灰:指历史上的灾难,昆明曾发生过多次战争。

翻译

乘船倚桨,感受秋天的凉意,是谁将鹊桥移至了阳台?流动的云朵不顾填河的传说,神女似乎是因为乞巧而来。雨后,水天依旧广阔无边,饮酒时星月仿佛在杯中摇曳,共同徘徊。池中的锦石清澈得可以拾取,岂会像昆明那样留下历史的劫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夜晚乘舟泛湖时的景象,通过七夕的传说和自然景观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雨散水天仍浩荡”一句,既描绘了雨后的自然美景,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宽广。结尾的“池中锦石清堪掇,岂似昆明有劫灰”则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历史沧桑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