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寅: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背景确定。
- 苦旱:严重的干旱。
- 祈祷:向神明祈求保佑或实现愿望。
- 疮痍:创伤,比喻灾害后的景象。
- 云汉诗:指《诗经》中的《云汉》篇,内容涉及天象,此处可能指诗人借用《云汉》表达对天象的关切。
- 霈候:大雨的征兆。
- 濯枝时:指夏季,濯枝即洗枝,夏季雨水多,树木茂盛。
- 巫祝:古代从事祭祀、占卜等活动的神职人员。
- 毕箕:古代占卜用的器具,此处指占卜。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此处泛指水域。
- 水府:神话中掌管水域的神明所在之处。
- 玄夷:古代传说中的神祇,掌管风雨。
翻译
暗自流下因灾害而痛心的泪水,悲歌中吟咏着《云汉》诗。 怎能忍受在期盼大雨的时候,却已过了夏季雨水充沛的时节。 整日里烦扰着巫祝进行祈祷,深夜里用毕箕占卜以求验证。 潇湘的水域与水府相通,却无路可寻,无法向玄夷神询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邓云霄在甲寅年六月遭遇严重旱灾时的心情与行动。诗中,“暗洒疮痍泪”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灾害的深切同情,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悲痛。通过引用《云汉》诗,诗人表达了对天象的关切和对雨水的渴望。后文中的“巫祝”和“毕箕”则展现了当时人们应对旱灾的传统方式。结尾的“潇湘通水府,无路问玄夷”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通过传统方式解决问题的无奈和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反映了古代人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与祈求。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次韵顾别驾留宿碧玉楼 》 —— [ 明 ] 陈献章
- 《 送杨伯子 》 —— [ 宋 ] 周必大
- 《 六月雨十一首 》 —— [ 宋 ] 许月卿
- 《 自入南与二陆丈游知其为侍郎族也小陆丈除钦未拜命而大陆丈丙午六月既望赴德庆 》 —— [ 宋 ] 曾丰
- 《 草庵饼会八仙歌 》 —— [ 明 ] 林熙春
- 《 去夏邦衡胡侍郎生日尝因茶诗致善颂其语果验再赋一篇为大用长生之祝且求赐茗作润笔 》 —— [ 宋 ] 周必大
- 《 鹊桥仙 其二 卧茨乐府有月当窗咏三三词灵芬馆有鹊桥仙咏五词种芸馆有西江月咏四词长夏无俚戏效其体得十解自咏一始 》 —— [ 清 ] 姚燮
- 《 痔不可车旬日乃造于东园春葩向残夏英欲起慨焉动于老怀再赋绝句十首 》 —— [ 明 ] 李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