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董县丞孝行

· 郑真
此心纯孝古来同,禄养其如拱木风。 哭笋簇寒惊土迸,求鱼衣解讶冰融。 羹墙恍若神灵见,泉隧多应祀享通。 老我儒林当作传,史才愧不似诸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禄养:指官职俸禄,这里特指因孝顺而得到的官职。
  • 拱木:古代指棺材,这里比喻死亡。
  • 哭笋:传说中孝子因悲痛过度,泪水滴在竹笋上,使竹笋迅速生长。
  • 簇寒:聚集寒冷,形容环境艰苦。
  • 土迸:土地裂开,比喻孝子的悲痛感动了天地。
  • 求鱼衣解:传说中孝子为了给母亲治病,不惜脱衣入水求鱼。
  • 讶冰融:惊讶于冰的融化,比喻孝子的行为感动了自然。
  • 羹墙:指墙壁上的裂缝,比喻孝子的悲痛之情。
  • 神灵见:神灵显现,表示孝子的行为得到了神灵的认可。
  • 泉隧:指墓道,这里指孝子的行为将使其在死后得到祭祀。
  • 祀享通:祭祀和享用,指孝子将得到后人的尊敬和祭祀。
  • 儒林:指学术界,这里指诗人自己。
  • 愧不似诸公:感到惭愧不如其他文人。

翻译

这份纯孝之心自古以来都是相同的,官职俸禄在死亡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孝子因悲痛而泪滴竹笋,使土地都为之裂开,他的求鱼行为让冰都惊讶地融化。墙壁上的裂缝仿佛显现出神灵,墓道中多应得到祭祀和尊敬。我作为儒林中的一员,应当为这样的孝行作传,但我的史才却感到惭愧,不如其他文人。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县丞的孝行,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孝子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道德。诗中“哭笋”、“求鱼”等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孝子的悲痛和牺牲,而“神灵见”、“祀享通”则表达了孝子行为的高尚和将来的荣耀。最后,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在记录和传承孝行方面的不足,体现了对孝道的尊重和对文学创作的严谨态度。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