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汉书十七首

葭苇茫茫白草肥,汉家屯戍在渠犁。 阳关望尽蒲昌海,都护时将汉节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葭苇:芦苇。
  • 茫茫:形容水域辽阔无边。
  • 白草: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草原上的草。
  • :茂盛。
  • 汉家:指汉朝。
  • 屯戍:驻军防守。
  • 渠犁:古代地名,位于今新疆境内。
  • 阳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 蒲昌海:古代湖泊名,即今新疆的罗布泊。
  • 都护:古代官职名,负责边疆军事和行政。
  • 汉节:汉朝的使节,代表汉朝的权威。
  • 西:向西行进。

翻译

芦苇丛生,水域辽阔,草原上的白草茂盛,汉朝的军队驻守在渠犁。站在阳关远望,可以看见蒲昌海的全貌,都护时常带着汉朝的使节向西行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边疆的壮阔景象和军队的驻守情况。通过“葭苇茫茫白草肥”一句,展现了边疆的自然风光,而“汉家屯戍在渠犁”则体现了汉朝对边疆的重视和军事部署。后两句“阳关望尽蒲昌海,都护时将汉节西”则进一步以阳关和蒲昌海为背景,描绘了都护带着汉节巡视边疆的情景,展现了汉朝的边疆管理和对外交往的权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汉朝边疆的赞美和对国家边防的自豪。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