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滩

富春之滩名七里,锦峰绣岭重重峙。 祠耸长林古木中,舟行两岸猿声里。 汉家九鼎赤符新,滩上一丝人独理。 千载高风清客心,半滩明月一篙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里滩:地名,位于富春江上,以风景秀丽著称。
  • 锦峰绣岭:形容山峰如锦绣般美丽。
  • 重重峙:峙(zhì),意为耸立。重重峙,形容山峰连绵不断,层层叠叠。
  • 祠耸:祠,指祠堂;耸,高耸。
  • 猿声:猿猴的叫声。
  • 汉家九鼎: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这里指汉朝的政权。
  • 赤符:指汉朝的符瑞,象征天命所归。
  • 一丝人独理:形容人独自处理事务,这里可能指隐士或高人独自治理一方。
  • 高风:高尚的风范。
  • 清客心:使游客的心感到清新宁静。
  • 半滩明月:滩边的明月。
  • 一篙水:篙(gāo),撑船用的长竹竿。一篙水,指用竹竿撑船时所触及的水面。

翻译

富春江上的七里滩,山峰如锦绣般美丽,层层叠叠地耸立着。祠堂高耸在茂密的长林古木之中,船行江中,两岸传来猿猴的叫声。汉朝的政权如九鼎般稳固,新符瑞象征着天命所归,而滩上却有一位高人独自治理。千百年来,他的高尚风范使游客的心感到清新宁静,滩边明月下,一篙撑船,水面泛起涟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里滩的秀丽风光和隐逸高人的形象。通过“锦峰绣岭”、“长林古木”、“猿声”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后四句则通过“汉家九鼎”与“滩上一丝人独理”的对比,突出了高人的超然地位和高尚品格。结尾的“半滩明月一篙水”更是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清幽之美。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