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欧桢伯先生

邂逅从京国,凄违阅岁华。 每怜身是客,长傍醉为家。 地僻稀逢雁,官閒合饵砂。 世途嗟泛梗,清汉望归槎。 忆种门前柳,慵看县里花。 乡心何处折,山郭暮鸣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 凄违:指离别之情。
  • 阅岁华:经历岁月。
  • 泛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清汉:指银河,比喻遥远的归途。
  • 归槎:归舟,比喻归乡。
  • 鸣葭:古代乐器,此处可能指吹奏的乐声。

翻译

偶然在京城相遇,离别之情随着岁月流逝而愈发浓烈。常常感到自己像是一个旅人,长久以来,醉意成了我的归宿。这地方偏僻,很少见到雁群,官职闲散,适合炼丹。世间的道路如同漂泊的木梗,我期盼着乘舟归乡,望向遥远的银河。回忆起在门前种植的柳树,懒得去看县里的花朵。思乡之情何处寄托,山边的城郭在暮色中响起葭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京城偶遇旧友后的深情回忆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邂逅从京国”一句即点明了相遇的地点和情境,而“凄违阅岁华”则抒发了因离别而产生的岁月流逝之感。后文通过对“身是客”、“醉为家”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漂泊感和对故乡的眷恋。诗的结尾以“乡心何处折,山郭暮鸣葭”作结,将思乡之情与暮色中的葭声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