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载:七年。
- 赋归来:指辞官归隐。
- 柴门:用树枝编扎的简陋的门,常指贫苦人家。
- 故人:老朋友。
- 劝驾:劝人做某事,这里指劝作者出仕。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解怜才:懂得珍惜人才。
- 击水:指击水而飞,比喻奋发有为。
- 鹏翮:大鹏的翅膀,比喻宏大的抱负或力量。
- 生身:出生,诞生。
- 鹤胎:比喻高洁的出身或品质。
- 琼华台: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美好的地方。
- 差可:勉强可以。
- 三台:古代官名,这里指高官。
翻译
七年来我辞官归隐,简陋的门静静地关闭着。 老朋友们频繁地劝我出仕,贤明的君主也懂得珍惜人才。 我惭愧没有大鹏那样击水而飞的宏大抱负,我的出生如同高洁的鹤胎。 在琼华台畔做官,勉强可以与三台高官并列。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邓云霄辞官归隐后的心境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中,“七载赋归来”展现了作者长期的隐居生活,而“柴门静不开”则进一步以门扉紧闭象征其远离尘嚣的决心。尽管“故人频劝驾,明主解怜才”,显示出外界对他的期待与认可,但作者自谦“击水惭鹏翮”,认为自己缺乏大鹏展翅的雄心壮志。最后,“琼华台畔吏,差可并三台”则透露出作者对未来仕途的些许期待,希望能在美好的环境中,与高官并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