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舜祠四首

翠辇虚驰道,玄泉不复通。 国家同弃屣,日月见重瞳。 山鬼幽篁里,鹧鸪秋雨中。 峰头帝子泪,又洒在丹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见。
  • 舜祠:供奉古代帝王舜的祠堂。
  • 翠辇(cuì niǎn):古代帝王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辆。
  • 虚驰道:空旷的驰道,驰道是古代供马车行驶的道路。
  • 玄泉:深邃的泉水,这里可能指舜的陵墓所在地的泉水。
  • 国家同弃屣(qì xǐ):比喻国家大事如同抛弃破鞋一样轻易放弃。
  • 重瞳(chóng tóng):传说中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这里指舜的形象。
  • 山鬼:山中的神灵或幽灵。
  • 幽篁(yōu huáng):幽深的竹林。
  • 鹧鸪(zhè gū):一种鸟,常在诗中象征秋天的哀愁。
  • 帝子:指舜,古代帝王的儿子。
  • 丹枫:红色的枫叶,常用来象征秋天的景色。

翻译

拜见舜祠四首 [明]邓云霄 华丽的帝王车驾空旷地驰过道路,深邃的泉水已不再流通。 国家大事如同抛弃破鞋一样轻易,只有舜的双瞳在日月下依旧可见。 山中的神灵隐藏在幽深的竹林里,鹧鸪在秋雨中啼鸣。 山峰之上,舜的泪水再次洒落在红色的枫叶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舜祠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帝王舜的怀念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诗中“翠辇虚驰道”和“玄泉不复通”描绘了舜祠的荒凉景象,暗示了舜的辉煌已成过去。而“国家同弃屣”则强烈地表达了对当时国家政治的不满。最后,通过“帝子泪”和“丹枫”的意象,抒发了对舜的哀思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