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篇
城南思妇娇无力,蟋蟀环轩促人织。
秋至寒衣空旧箱,夜深冷泪徒沾臆。
闻此虫声意转忙,买丝典却双明珰。
既从邻女求残烛,更向天孙乞七襄。
织才半匹犹未了,床下喓喓似相笑。
借问裁衣寄阿谁,停梭不语自迟迟。
衣成又恐晨炊乏,塞外狂夫那得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蟋蟀:xī shuài,一种昆虫,常在秋季鸣叫。
- 环轩:环绕着房间。
- 促人织:催促人织布。
- 沾臆:沾湿胸前的衣服,指哭泣。
- 明珰:明亮的首饰。
- 天孙:指织女星,传说中的织女。
- 七襄:指织女星的七次织造。
- 喓喓:形容蟋蟀的叫声。
- 停梭:停止织布。
- 晨炊乏:早晨做饭的米不够。
- 狂夫:指远行的丈夫。
翻译
城南的思妇娇弱无力,蟋蟀环绕着房间催促她织布。秋天到来,寒衣还在旧箱中,夜深人静,冷泪只沾湿了胸前的衣服。听到蟋蟀的叫声,她更加忙碌,买来丝线,典当了双耳的明亮首饰。她向邻女求来残烛,更向天上的织女祈求七次织造的技艺。织了半匹布还未完成,床下的蟋蟀似乎在嘲笑她。询问她裁好的衣服要寄给谁,她停下梭子,沉默不语,犹豫不决。衣服织成后,又担心早晨做饭的米不够,远在塞外的丈夫又怎能知晓这一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城南思妇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忙碌。蟋蟀的鸣叫不仅增添了秋夜的寂寥,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思妇内心的焦急。诗中通过思妇典当首饰、求烛、祈求织女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她为远行的丈夫准备寒衣的艰辛与无奈。结尾的“停梭不语”和“衣成又恐晨炊乏”更是深刻地揭示了思妇内心的矛盾与担忧,使读者对她的处境产生深深的同情。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 《 落花诗三十首一东 》 —— [ 明 ] 邓云霄
- 《 又题焦太史鸡笼山馆 》 —— [ 明 ] 邓云霄
- 《 四明李石照过访如水居 》 —— [ 明 ] 邓云霄
- 《 勾漏洞歌寿明河家兄五十又一 》 —— [ 明 ] 邓云霄
- 《 读张烈妇传不觉雪涕风雨骤至感而赋之 》 —— [ 明 ] 邓云霄
- 《 寿周石林七秩又一四首 》 —— [ 明 ] 邓云霄
- 《 和申瑶翁咏物十四首竹粉 》 —— [ 明 ] 邓云霄
- 《 落花诗三十首一东 》 —— [ 明 ] 邓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