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前二日泛木兰堂和黎美周作

芙蓉红袖列成行,秋色虚传是淡妆。 星月满船浮绿酒,烟波随处濯沧浪。 蝶情未老宜花国,龙性难驯乐水乡。 明发登高携胜侣,茱萸还比杜蘅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
  • 木兰堂: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 黎美周: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代文人。
  • 芙蓉:荷花。
  • 红袖:指女子,这里可能指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子。
  • 虚传:空传,这里指人们常说的。
  • 淡妆:淡雅的装扮。
  • 绿酒:新酿的酒,因未过滤而有绿色泡沫,泛指美酒。
  • 濯沧浪:濯(zhuó),洗涤;沧浪,指水色苍茫的江河。
  • 蝶情:指对花的爱恋,比喻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 龙性:比喻豪放不羁的性格。
  • 明发:天明出发。
  • 胜侣:良伴,好友。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象征驱邪避灾。
  • 杜蘅:一种香草。

翻译

芙蓉花下,穿着红色衣裳的女子们排列成行,秋天的景色被人们空传为淡雅的装扮。星月映照在船上,满载着绿色的美酒,烟波浩渺,随处可以洗涤心灵。我对花的爱恋尚未老去,正如我的豪放不羁性格难以驯服,乐于在这水乡之中。天明时分,我将带着好友去登高,佩戴的茱萸比杜蘅还要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前的美好景象,通过芙蓉、红袖、星月、绿酒等意象,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诗意。诗中“蝶情未老”与“龙性难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结尾提及登高和佩戴茱萸,不仅符合重阳节的习俗,也增添了诗作的节日氛围和深意。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