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授衣时:指农历九月,古代此时要准备冬衣,故称“授衣时”。
- 懒妇:指蟋蟀,因其鸣声似织布声,故又称“懒妇”。
- 鸣杼:指织布时织机上的梭子发出的声音。
- 寒虫:指蟋蟀。
- 络丝:指蟋蟀的鸣叫声,因其声似织丝。
- 城高:指城墙高耸。
- 霜信:指霜降的消息,即天气转寒。
- 夜永:指夜长。
- 漏声:指古代计时器漏壶的声音。
- 旅况:旅途中的心情和境况。
- 沉醉:深醉,这里指沉浸在某种情绪或状态中。
- 黄花:指菊花。
翻译
庭院中的梧桐树落下了一片叶子,忽然间就到了准备冬衣的时候。懒惰的妇人还未开始织布,蟋蟀却已经开始鸣叫,仿佛在织丝。城墙高耸,霜降的消息来得早,夜深人静,漏壶的声音显得格外迟缓。旅途中的心情需要用沉醉来消解,而竹篱边已经开满了金黄的菊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通过庭梧落叶、蟋蟀鸣叫等自然细节,传达出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诗中“城高霜信早,夜永漏声迟”一句,既表现了秋夜的寒冷和漫长,又隐含了旅人的孤寂与思乡之情。结尾的“旅况须沉醉,黄花满竹篱”则以菊花的盛开来象征秋天的丰硕,同时表达了诗人希望借酒消愁,沉醉于这秋夜美景中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深刻感受和对旅途生活的独特体验。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 《 苏汝载入署同居适栽新竹喜而共赋 》 —— [ 明 ] 邓云霄
- 《 和吴翁晋梅花诗十三首 》 —— [ 明 ] 邓云霄
- 《 和懒庵八睡诗夕睡 》 —— [ 明 ] 邓云霄
- 《 江上行三十首 》 —— [ 明 ] 邓云霄
- 《 小漆园八咏碧梧 》 —— [ 明 ] 邓云霄
- 《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谢公墩 》 —— [ 明 ] 邓云霄
- 《 留别同社诸子二首 》 —— [ 明 ] 邓云霄
- 《 乙卯季秋十九日周剑云尹和石周石林载酒集予天坐轩鼓吹乘潮访祁恒季绿水园招祁伊吾同酌弄月江上酣剧而返得二首 》 —— [ 明 ] 邓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