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听雨旅思无聊戏作喜雨愁霖两章觉悲喜由人非关雨也因之有悟

剪烛虚堂玉漏清,西风吹雨过高城。 土龙昔日愁枯立,垤鹳今宵喜共鸣。 麦垄渐沾功德水,檐花翻作管弦声。 征输近苦青苗急,好倩云雷洗甲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剪烛:剪去烧焦的烛芯,使烛光明亮。
  • 虚堂:空旷的厅堂。
  • 玉漏:古代计时器,此指时间。
  • 土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此指土地之神。
  • 垤鹳:指鹳鸟。
  • 功德水:佛教中指能洗净罪业的水,此指雨水滋润土地。
  • 檐花:屋檐上的水滴。
  • 征输:征税和运输。
  • 青苗:指青苗法,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农业政策。
  • 云雷:指雷雨。
  • 洗甲兵:洗净兵器,指停止战争。

翻译

在空旷的厅堂中剪去烛芯,时间在玉漏中静静流逝,西风吹过,雨点打在城墙上。 昔日土地之神因干旱而愁苦,今夜鹳鸟与雨声共鸣,显得欢喜。 麦田渐渐被功德水滋润,屋檐上的水滴仿佛奏起了管弦乐。 近来征税和运输因青苗法而变得急迫,希望雷雨能洗净兵器,停止战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秋夜听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雨的不同感受及其对时局的思考。诗中“土龙昔日愁枯立,垤鹳今宵喜共鸣”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雨前雨后的不同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情感。后两句则借雨寓意,希望雨水能洗净战争的痕迹,带来和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寄寓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