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揽胜:游览名胜。
- 禅居:僧人居住的地方,指寺庙。
- 幻色:虚幻的色彩,指世俗的繁华。
-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 妖花:艳丽而俗气的花。
- 野僧:在山野修行的僧人。
- 贝叶: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也借指佛经。
- 清梵:指僧人诵经的声音。
- 天香:指祭神、礼佛的香。
- 沾坭:沾染泥土,比喻世俗的污染。
- 面壁:佛教用语,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 芒鞋:草鞋,僧人常穿。
翻译
寻访美景,游历名胜,兴致无穷,但这些都不如禅寺中的生活来得意味深长。世俗的繁华吸引着游子的目光,而那些艳丽的花朵却难以打动山野僧人的心。翻阅佛经,聆听僧人诵经的清音,天香散尽,晚斋时分。谁能领悟,即使沾染了泥土,心灵依旧保持纯净,十年如一日的面壁修行,锁住了那双草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漠。诗中,“寻芳揽胜”与“禅居”形成对比,突出了禅宗生活的宁静与深远。通过“幻色”与“妖花”的比喻,诗人揭示了世俗的虚幻与僧人内心的清净。结尾的“面壁”与“芒鞋”则象征了僧人坚定的修行态度和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