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晴诗亦作反言拗体

正看蓬岛浮仙城,谁遣烛龙含笑迎? 黄鹂漫啼风日好,黑蜧犹怨鼓钟清。 生憎残虹拂银竹,不分返照摇金茎。 辙底波臣莫愁思,途间流潦尚纵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蓬岛: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仙境。
  • 烛龙:神话中的神兽,能吐火照明。
  • 黄鹂:一种鸟,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
  • 黑蜧:传说中的怪兽,这里可能指某种不祥之物。
  • 鼓钟:古代的乐器,这里可能指宫廷或寺庙的钟声。
  • 生憎:非常讨厌。
  • 残虹:彩虹的残余,象征不完整或衰败。
  • 银竹:指银色的竹子,这里可能比喻某种美丽的景象。
  • 返照:反射的光,这里可能指夕阳的余晖。
  • 金茎:金色的茎,这里可能比喻某种高贵的植物或景象。
  • 辙底:车轮痕迹的底部,比喻困境。
  • 波臣:指水中的生物,这里可能比喻受困的人。
  • 流潦:路上的积水。

翻译

正看着仙境般的蓬岛浮现在眼前,是谁让烛龙含笑迎接? 黄鹂在风和日丽中自由啼鸣,而黑蜧却对清脆的鼓钟声感到不满。 我非常讨厌那残破的彩虹轻拂着银色的竹林,不理解为何夕阳的余晖会摇曳在金色的茎上。 车轮痕迹下的水族不必忧愁,因为路上的积水仍然四处横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感受。诗中“蓬岛”与“烛龙”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与神秘,而“黄鹂”与“黑蜧”则代表了现实中的美好与不满。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