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沈茂玄大使录示令亲所寄诗韵就寄

· 郑真
三月春深问若何,看花应怪落红多。 骚坛屡扫堂堂阵,仙馆频听踏踏歌。 已见良材成杞梓,更闻嘉好叶松萝。 天涯谁念瀛洲客,梦逐扁舟过浙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骚坛:指文坛,文学界。
  • 堂堂阵:形容阵容强大,气势磅礴。
  • 踏踏歌:指歌声悠扬,节奏明快。
  • 杞梓:古代指优质的木材,比喻优秀的人才。
  • 松萝: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友情或和谐的关系。
  • 瀛洲: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比喻远方或理想之地。
  • 扁舟:小船。
  • 浙河:即浙江,这里指浙江的河流。

翻译

三月的春深时节,我询问你的近况如何,看花时或许会责怪落红太多。 在文坛上,你屡次以强大的阵容扫荡四方,仙馆中频频传来你悠扬的歌声。 已经看到优秀的人才如杞梓般成长,更听说你的美好与和谐如松萝般交织。 远在天涯的人啊,谁会想起我这瀛洲的客人,梦中我乘着小船,追随着你的足迹,穿越过浙江的河流。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落红”、“骚坛”、“仙馆”等意象,描绘了文坛上的盛况和友人的才华。诗中“杞梓”与“松萝”的比喻,赞美了人才的成长与友情的深厚。结尾的“瀛洲客”与“扁舟过浙河”则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追随之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