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用宋推府韵

· 郑真
望乡远在海瀛边,茅屋苍苔问石田。 夜月上时探兔窟,寒潮落处抖鱼筌。 踏歌遥听青云外,射策长怀玉殿前。 千里祇今怜作客,焚香再拜祝尧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望乡:眺望故乡。
  • 海瀛:海上的仙山,这里指遥远的海边。
  • 茅屋:用茅草覆盖屋顶的简陋房屋。
  • 苍苔:青苔,常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 石田:多石而不可耕之地,也比喻无用之物。
  • 兔窟:兔子的巢穴。
  • 寒潮:寒冷的潮水。
  • 鱼筌:捕鱼的竹器。
  • 踏歌:古代的一种边走边唱的歌舞形式。
  •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主考者将考题写在策上,分甲乙科,列置案上,应试者随意取答,主考者按题目难易和所答内容而定优劣。
  • 玉殿:宫殿的美称,也指朝廷。
  • 尧天:比喻太平盛世。

翻译

我眺望着远在海边的故乡,那里有着茅草覆盖的房屋和长满青苔的石田。夜晚月亮升起时,我会去探寻兔子的巢穴;寒冷的潮水退去后,我会在沙滩上抖落鱼筌中的水。我远远地听到青云之外有人踏歌而行,心中长久地怀念着在玉殿前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如今我千里迢迢地客居他乡,只能焚香再拜,祈愿天下太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海瀛边的茅屋、石田、夜月、寒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遥远而凄美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青云外的踏歌和玉殿前的射策,突出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功名的留恋。最后,诗人以焚香再拜的方式,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深切祈愿。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