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编修北上一首
圣主建元良,天衿属万方。
选材营震庙,储宿捧离光。
邓禹惟贤简,山涛以德扬。
妙登充四友,清择象三王。
襁褓开周诵,诗书迪汉庄。
宣猷趋桂苑,求福侍兰坊。
玉质华监抚,金声起就将。
伫看仁孝德,永系宝图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圣主:指皇帝。
- 建元良:建立良好的开端,指皇帝的治理。
- 天衿:天子的衣领,比喻皇帝的权威。
- 震庙:指皇帝的庙宇,象征国家的权威。
- 离光:指皇帝的光辉。
- 邓禹:东汉初年名将,以贤能著称。
- 山涛:西晋时期的名臣,以德行著称。
- 妙登:巧妙地选拔。
- 清择:精心挑选。
- 象三王:效法古代的三位贤王。
- 襁褓:婴儿的背带和被子,比喻年幼。
- 周诵:周朝的诗歌。
- 汉庄:汉朝的庄重。
- 宣猷:宣扬策略。
- 桂苑:指皇家园林。
- 兰坊:指皇宫。
- 玉质:比喻人的品质高洁。
- 金声:比喻声音响亮。
- 宝图:指国家的版图。
翻译
皇帝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天子的权威属于万方。选拔贤才来建设皇帝的庙宇,储备的宿将捧着皇帝的光辉。邓禹因为贤能被选中,山涛因为德行而扬名。巧妙地选拔成为四友之一,精心挑选效法古代的三位贤王。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学习周朝的诗歌,用诗书来教导汉朝的庄重。宣扬策略在皇家园林中,求福在皇宫中。玉质般的高洁品质被监视,金声般响亮的声音即将响起。期待看到仁孝的美德,永远系于国家的版图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黄省曾送别唐编修北上时所作,表达了对皇帝治理国家的赞美和对唐编修的期望。诗中运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比喻,如邓禹、山涛等,来赞美皇帝的贤明和选拔人才的智慧。同时,通过对“玉质”、“金声”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唐编修的高洁品质和响亮声音,预示着他在未来的政治生涯中将会有所作为。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