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雉
忆昔成周时,德化何昭彰。
万国悉宾贡,白雉来越裳。
至今千载下,简册尚流芳。
我朝际昌运,至治跻虞唐。
列圣启鸿业,恩泽覃八荒。
我皇御宝历,继统握乾纲。
于时民物丰,和气为祯祥。
白雉出西陲,奇异非寻常。
迢迢数千里,持以献明堂。
肌肤瑩凝雪,毛羽净涵霜。
皓鹤忽避彩,素鹇亦韬光。
禀兹金气纯,上应圣德昌。
百辟皆欣抃,拜舞簉鹓行。
微臣忝朝列,咏歌遂成章。
愿效封人祝,圣寿同天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雉(bái zhì):白色的野鸡,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 成周:指周朝的成王时期,被认为是周朝的鼎盛时期。
- 昭彰:明显,显著。
- 宾贡:诸侯国向中央王朝进贡。
- 越裳:古代南方的一个国家,曾向周朝进贡白雉。
- 简册:古代的书籍,这里指历史记载。
- 虞唐:指古代的虞舜和唐尧,被视为贤明的君主。
- 鸿业:伟大的事业。
- 覃(tán):延伸,普及。
- 宝历:指皇帝的统治时期。
- 乾纲:指天道,这里比喻皇帝的权威。
- 和气:和谐的气氛。
- 祯祥:吉祥的预兆。
- 西陲:西边的边境。
- 明堂: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 瑩(yíng):光亮,晶莹。
- 皓鹤:白色的鹤。
- 素鹇(sù xián):白色的雉鸡。
- 韬光:隐藏光彩。
- 百辟:指百官。
- 欣抃(xīn biàn):高兴,欢欣。
- 簉鹓行(zào yuān xíng):排列整齐的官员队伍。
- 封人:古代负责封疆的官员,这里指诗人自己。
翻译
回想周朝成王时期,德化显著,各国都来进贡,连远在南方的越裳国也献上了白雉。至今千年之后,这些事迹仍被历史记载流传。我朝正处于昌盛时期,治国之道堪比虞舜和唐尧。历代圣明的君主开启了伟大的事业,恩泽普及八方。我皇继位,掌握天道,此时民物丰饶,和谐之气带来了吉祥的预兆。白雉在西边的边境出现,这是非同寻常的奇异现象。它们千里迢迢被带到明堂,肌肤如雪般晶莹,羽毛如霜般洁净。连白鹤和白雉都自愧不如,隐藏了光彩。这白雉的出现,象征着圣德的昌盛。百官都感到欢欣,排列整齐地拜舞。我虽微不足道,但也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愿像古代封疆的官员一样,祝愿圣寿与天同长。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顾周朝成王时期的盛世,对比当今朝廷的昌盛,表达了对当前皇帝治国有方、国家繁荣的赞美。诗中提到的白雉,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被用来比喻皇帝的圣德和国家的繁荣。诗人通过对白雉的描绘,展现了其纯洁、高贵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主题。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