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篇一首

南不谈虎步客,西不语虬髯人。虬髯虎步笑紫宸,手移日月垂千春。 曩时凉州日辔凌空行,长驱远驭来金城。金城有客怀故里,那堪阊阖喧钟声。 蟋蟀吟当秋,熠耀待宵游。时来苾刍辈,蝉笼亦得封公侯。 沧海转眼为桑田,渤澥顾得会九川。始皇误留指鹿子,秦庭皆为沐猴冠。 扶苏伏剑岂足惜,白驹过隙且尽欢。哀哀刳腹臣,胡不为宋普。 东里不羞傅东庑,姬郎雉经寸心苦。黑马青龙丧厥家,令人断肠雪涕歌吁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吁嗟(xū jiē):叹息声。
  • 虎步:形容人的步态威武。
  • 虬髯(qiú rán):卷曲的胡须。
  • 紫宸:古代帝王的宫殿。
  • 曩时(nǎng shí):从前,过去。
  • 日辔(rì pèi):日影,比喻时间。
  • 阊阖(chāng hé):天门,也指皇宫的正门。
  • 熠耀(yì yào):闪烁的光芒。
  • 苾刍(bì chú):佛教中的比丘,指僧人。
  • 蝉笼:比喻束缚。
  • 渤澥(bó xiè):古代对渤海的称呼。
  • 九川:泛指众多的河流。
  • 指鹿子:指鹿为马,比喻颠倒是非。
  • 沐猴冠:比喻虚有其表。
  • 扶苏:秦始皇的长子,被赵高所害。
  •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 刳腹臣(kū fù chén):剖腹自杀的臣子。
  • 宋普:宋朝的普通百姓。
  • 东里:地名,指东边的里巷。
  • 傅东庑(fù dōng wǔ):在东边的庑廊下辅佐。
  • 姬郎:指美男子。
  • 雉经(zhì jīng):古代的一种刑罚。
  • 黑马青龙:比喻英勇的将领。
  • 雪涕:擦拭眼泪。

翻译

南方不谈论威武的行走者,西方不言语卷曲胡须的人。卷曲胡须、威武步态的人嘲笑皇宫,亲手移动日月,垂下千年的春天。 从前,凉州的日影凌空而行,长驱直入来到金城。金城有客人怀念故乡,怎能忍受皇宫正门的喧嚣钟声。 蟋蟀在秋天吟唱,熠熠生辉的光芒等待夜游。时机到来时,即使是僧人,也能从束缚中获得封侯的荣耀。 沧海瞬间变为桑田,渤海回顾也能汇聚众多河流。秦始皇错误地留下了颠倒是非的人,秦庭上都是虚有其表的官员。 扶苏自杀岂不值得惋惜,时间过得飞快,且尽情欢乐。悲哀地剖腹自杀的臣子,为何不成为宋朝的普通百姓。 东边的里巷不以在东边的庑廊下辅佐为羞,美男子自缢,心中苦楚。黑马青龙失去了家园,令人断肠,擦拭眼泪,唱出叹息之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诗中,“虬髯虎步”与“紫宸”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英雄与权力的冲突。通过对“扶苏”、“刳腹臣”等历史人物的提及,诗人抒发了对忠臣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哀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