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三首寄傅忠卿照磨

· 郑潜
去岁天屏客,今年又再来。 屋存兵火后,民藉抚安回。 带雨分畦菜,寻春折岭梅。 渔樵喜相识,鸥鹭莫惊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屏: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指旅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兵火:指战争造成的破坏。
  • :依靠,依赖。
  • 抚安:安抚,使人民安定。
  • :田地中划分的小区。
  • 折岭梅:在山岭上折取梅花。
  • 鸥鹭:两种水鸟,这里泛指水边的鸟类。
  • 惊猜:惊慌,猜疑。

翻译

去年我作为旅人来到天屏,今年我又再次来到这里。房屋在战争的破坏后依旧存在,人民依靠安抚得以回归安定。在雨中分种田地里的蔬菜,春天在山岭上寻找并折取梅花。渔夫和樵夫都很高兴地认识了我,希望水边的鸟儿不要因为我的到来而感到惊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潜在战乱后再次访问天屏的所见所感。诗中,“屋存兵火后”一句,既表达了对战争破坏的记忆,也暗示了人民生活的坚韧与恢复。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两句则通过渔樵与鸥鹭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