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公书光风霁月四大字平章燕公将搆亭滦阳以此为扁

· 郑潜
行乐归沂上,阳和满座中。 精神秋沆瀣,胸次玉玲珑。 草色浮窗动,花阴上几浓。 乾坤清淑气,分付在吾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光风霁月:指雨过天晴后的明净景象,比喻心胸开阔,心情舒畅。
  • 平章:古代官名,相当于宰相。
  • 燕公:指燕国的公爵。
  • 搆亭:建造亭子。
  • 滦阳:地名,今河北省滦县。
  • 沂上:指沂水之滨,泛指山东一带。
  • 阳和:温暖的阳光。
  • 秋沆瀣:秋天的露水。
  • 胸次:胸怀,心中。
  • 玉玲珑:形容心灵清澈如玉。
  • 乾坤:天地。
  • 清淑气:清新美好的气息。
  • 分付:分配,给予。

翻译

在沂水之滨享受乐趣,温暖的阳光洒满座中。 秋天的露水洗涤着精神,心中清澈如玉。 草色透过窗户轻轻摇曳,花影在桌几上渐渐浓重。 天地间清新美好的气息,都赋予了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沂水之滨的宁静景象,通过“光风霁月”、“阳和”、“秋沆瀣”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心胸开阔、精神清新的感受。诗中“草色浮窗动,花阴上几浓”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自然景色的变化,而“乾坤清淑气,分付在吾躬”则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自我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郑潜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