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舟行十首

· 郑潜
秀色盘千叠,寒光凝九渊。 土膏常产锡,石髓亦成铅。 不藉冰霜力,应滋草木妍。 我行图画里,何得有尘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渊:深渊,形容极深的水。
  • 土膏:肥沃的土地。
  • 石髓:石中的精华,这里指矿石。
  • :一种金属元素,这里指矿石中的铅。
  • :凭借,依靠。
  • 冰霜力:指冰霜的严寒之力。
  • :滋润,滋养。
  • :美丽,美好。
  • 尘缘:世俗的牵绊或烦恼。

翻译

秀丽的景色如千层盘叠,寒光凝聚在深渊之中。 肥沃的土地常产出锡矿,石中的精华也形成了铅。 不依赖冰霜的严寒之力,草木也应得到滋养而美丽。 我行走在如画的景致中,怎能还有世俗的牵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通过“秀色盘千叠”和“寒光凝九渊”展现了景色的壮丽与深邃。诗中“土膏常产锡,石髓亦成铅”反映了自然的丰富与慷慨,而“不藉冰霜力,应滋草木妍”则表达了自然之美的内在力量。最后两句“我行图画里,何得有尘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与超脱世俗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