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礼二佛一首

双林感传士,七池景刘贤。 超最阐王铭,弥穆抒扣篇。 前英昭厉拔,后业警缚绵。 沈掉排两情,光朗彻万边。 迷云慧衿开,世网耀目捐。 赤晷无迟镜,绿杨有新烟。 言投远公侣,湛意坦址前。 高缁集宝树,灵会启上诠。 稽匝殊妙尊,忏谢劫累愆。 贲园抗清步,咸舌吐胜宣。 群相不靡怀,金津亮此褰。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开元寺: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 双林:指佛教中的双树,常用来象征佛陀的涅槃。
  • 感传士:指感受到佛法传承的人。
  • 七池:可能指寺庙中的七个池塘,也可能是象征性的表达。
  • 刘贤:可能是指某个贤人或高僧。
  • 超最:超越最高境界。
  • 阐王铭:阐释佛法的深刻意义。
  • 弥穆:深远而庄严。
  • 抒扣篇:抒发和扣问的篇章。
  • 前英:前代的英才。
  • 昭厉拔:明显而严厉的提拔。
  • 后业:后来的事业。
  • 警缚绵:警醒并束缚于绵长的修行。
  • 沈掉:沉思和掉转。
  • 光朗:光明而清晰。
  • 迷云:迷惑的云雾。
  • 慧衿:智慧的衣襟。
  • 世网:世俗的束缚。
  • 耀目捐:耀眼而舍弃。
  • 赤晷:太阳的光辉。
  • 绿杨:绿色的杨树。
  • 新烟:新的气息或景象。
  • 远公:指高僧或贤人。
  • 湛意:深远的意义。
  • 坦址前:平坦的地方之前。
  • 高缁:高僧。
  • 宝树:佛教中象征吉祥的树。
  • 灵会:灵性的聚会。
  • 启上诠:开启高深的解释。
  • 稽匝:环绕。
  • 殊妙尊:特别奇妙的尊者。
  • 忏谢:忏悔和感谢。
  • 劫累愆:累积的罪过。
  • 贲园:华丽的园林。
  • 抗清步:抵抗清静的步伐。
  • 咸舌:普遍的言语。
  • 吐胜宣:表达卓越的宣言。
  • 群相:众生的相貌。
  • 不靡怀:不沉溺于怀旧。
  • 金津:金色的河流。
  • 亮此褰:照亮这个揭开的帷幕。

翻译

在开元寺,我感受到佛法传承者的气息,七池的美景让我想起贤人刘贤。我超越了最高的境界,阐释佛法的深刻意义,深远的篇章中充满了庄严。前代的英才明显而严厉地提拔,后来的事业警醒并束缚于绵长的修行。我沉思并掉转两种情感,光明而清晰地洞察万物的本质。迷惑的云雾被智慧的衣襟驱散,世俗的束缚耀眼而舍弃。太阳的光辉不会迟疑,绿杨树下有了新的气息。我与远方的僧侣交谈,深远的意义在平坦的地方之前展开。高僧们在吉祥的树下聚集,灵性的聚会开启了高深的解释。我环绕着特别奇妙的尊者,忏悔和感谢累积的罪过。在华丽的园林中,我抵抗清静的步伐,普遍的言语表达卓越的宣言。众生的相貌不再沉溺于怀旧,金色的河流照亮了这个揭开的帷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开元寺的深刻体验和对佛法的领悟。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意象,如“双林”、“七池”、“宝树”等,诗人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精神追求。诗中“迷云慧衿开,世网耀目捐”等句,生动地描绘了从迷惑到觉悟的心路历程,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