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知县罗永年复任昆山

· 杨荣
昔承荐剡别鹓班,墨绶银章出九关。 花县已闻宣圣德,枫宸今喜觐天颜。 去逢梅雪年华逼,归到琴堂昼景閒。 隐隐碧霄千里外,郎星垂彩照昆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荐剡(jiàn yǎn):古代官员升迁的一种方式,指通过推荐而得到提升。
  • 鹓班(yuān bān):古代官员的行列。
  • 墨绶银章:指官员的印章和绶带,象征着官职。
  • 九关:指皇宫的九重门,比喻朝廷。
  • 花县:指昆山县,因盛产花卉而得名。
  • 枫宸(fēng chén):指皇宫,宸指帝王的居所。
  • (jìn):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
  • 梅雪:梅花和雪,常用来形容冬天的景象。
  • 琴堂:指官员的办公地点。
  • 郎星:指官员,这里特指罗永年。
  • 垂彩:光彩照人。
  • 昆山:地名,今江苏省昆山市。

翻译

昔日因推荐而离开官员行列,带着墨绶银章从皇宫九重门出来。 昆山县已经听闻了圣上的德政,今天在皇宫中欢喜地朝见天子。 离去时正值梅花与雪交相辉映的年末,归来时在琴堂享受着宁静的白天。 在遥远的碧空之外,官员的光彩照耀着昆山。

赏析

这首作品是明代杨荣送别知县罗永年复任昆山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罗永年从皇宫出发,到昆山宣扬圣德,再到朝见天子的过程,展现了官员的荣耀与责任。后两句以梅雪和琴堂为背景,表达了罗永年归来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以郎星垂彩照昆山作结,寓意罗永年将为昆山带来光明与繁荣。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罗永年复任的祝贺与期待。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