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

· 郑潜
我本山中人,樵歌紫阳雪。 攀桂游文场,观潮渡江浙。 自惭驽钝质,鞭策殊汗血。 胜地屡登临,蟾光几圆缺。 煮石惊羊群,汲泉分雀舌。 箪瓢常晏如,粱肉厌饕餮。 早岁际升平,壮怀弥激烈。 中年罹忧患,空负持宪节。 孤桐韵逾清,野鹤心更洁。 君爱秋萤飞,乍明还易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樵歌:樵夫的歌谣,这里指山中的自然之声。
  • 紫阳雪:紫阳山的雪,紫阳山是山名,雪指山上的雪景。
  • 攀桂:古代指科举考试,这里指参加科举。
  • 观潮:观赏潮水,这里指观赏江浙一带的潮汐。
  • 驽钝质:指自己资质平庸。
  • 鞭策:激励自己努力。
  • 汗血:比喻辛勤努力。
  • 蟾光:月光。
  • 煮石:比喻艰苦的生活。
  • 雀舌:茶叶名,这里指品茶。
  • 箪瓢:指简朴的生活。
  • 晏如:安然自得的样子。
  • 粱肉:指美食。
  • 饕餮:古代传说中的贪食怪兽,这里指贪吃。
  • 升平:指社会安定。
  • 罹忧患:遭遇忧患。
  • 持宪节:指担任官职。
  • 孤桐:孤独的桐树,比喻孤独高洁。
  • 韵逾清:音韵更加清脆。
  • 野鹤:比喻隐逸高洁的人。
  • 秋萤:秋天的萤火虫。

翻译

我本是山中之人,听着樵夫的歌谣,欣赏紫阳山的雪景。我曾参加科举考试,也曾在江浙一带观赏潮汐。自知资质平庸,却仍努力不懈,如同汗血般辛勤。我多次登临胜地,月光已几度圆缺。我过着艰苦的生活,煮石为食,品茶为乐。我满足于简朴的生活,对美食已感到厌倦。早年生活在安定社会中,壮志满怀。中年遭遇忧患,空有官职却无所作为。我如孤独的桐树,音韵更加清脆,心境更加高洁。你喜爱秋天的萤火虫,它们虽美却易逝。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诗中,“樵歌紫阳雪”等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美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同时,通过“煮石”、“箪瓢”等意象,展现了作者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对物质享受的超越。诗末以“秋萤”为喻,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增添了诗的哲理意味。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