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侍讲还乡
西昌有佳士,力学工文章。
才名动江右,驰誉翰墨场。
科第膺妙选,秘阁蒙恩光。
制作播当时,古人相颉顽。
金石谐雅奏,干莫发光芒。
优游玉堂署,意气独轩昂。
论议振风采,英声重辉煌。
朅来偶婴疾,归思何遑遑。
陈辞伏阙下,承恩还故乡。
征帆挂薰风,祖饯潞水傍。
眷言成远别,握手心徊徨。
倒此双玉壶,相劝各尽觞。
怀思向何处,万里吴云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昌:地名,今属江西省。
- 翰墨场:指文坛。
- 科第:科举考试。
- 秘阁:指皇家图书馆。
- 颉颃(xié háng):比喻不相上下,相抗衡。
- 金石:指钟鼎碑碣,这里比喻文章或言论的坚固不朽。
- 干莫:古代传说中的剑名,这里比喻文章的锋利。
- 玉堂署:指翰林院,古代文学高官的办公地点。
- 轩昂:形容气度不凡。
- 英声:美好的名声。
- 朅来(qiè lái):近来。
- 婴疾:患病。
- 伏阙:指臣子向皇帝上书。
- 祖饯:古代送别时的一种仪式,设宴送行。
- 潞水:水名,今山西省境内。
- 徊徨:徘徊不定,心神不宁。
- 双玉壶:指酒壶。
- 尽觞:干杯。
- 吴云:指吴地的云,这里泛指远方。
翻译
西昌有一位杰出的士人,他勤奋学习,擅长文章。他的才名在江右地区广为流传,在文坛上声名鹊起。通过科举考试被选为精英,受到皇恩,得以进入皇家图书馆工作。他的著作在当时广为流传,与古人相抗衡。他的文章如同金石般坚固,言论锋利如干莫剑。在翰林院中悠然自得,气度非凡。他的言论振奋人心,美好的名声辉煌无比。近来他偶感疾病,归乡的思绪急切。他向皇帝上书陈述,得到恩准后返回故乡。他的征帆乘着南风,祖饯在潞水边举行。这次远别,我们握手心神不宁。我们倒满双玉壶中的酒,相互劝饮。思念之情将飘向何方,万里之外的吴地云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西昌一位才子的生平与归乡之情。诗中,杨荣通过对主人公学识、才名、官职的赞美,展现了其非凡的成就与荣耀。后文转向主人公因病思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其离别的惋惜与不舍。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其离别的深情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