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怀

深篁啼鸟不知春,梦断蓬门高卧人。 一榻维摩安懒病,三生圆泽委风尘。 云归远岫劳黄鹤,鱼去空潭长白蘋。 满地夕阳樵笛怨,落花何处不沾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uáng):竹林,泛指竹子。
  • 维摩:佛教菩萨名,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这里借指清净的修行者。
  • 圆泽:唐朝僧人,与李源交好。传说他知晓自己的前世今生。这里用圆泽的故事,暗喻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难以捉摸。
  • (xiù):山穴。
  • 白蘋(pín):水生蕨类植物,也叫田字草。

翻译

幽深的竹林中鸟儿啼叫,它们不知春天已至,居住在简陋蓬门中高卧的人从梦中醒来。在这一榻之上,如同维摩诘一般的人安于懒病,三生如同圆泽般的命运却委身于风尘之中。云彩飘向远方的山峦,劳烦黄鹤传递消息;鱼儿离开空寂的水潭,使得白蘋不断生长。满地的夕阳下,樵夫的笛声充满哀怨,落花四处飘落,何处不让人泪湿衣襟呢。

赏析

这首诗以景衬情,营造出一种孤寂、忧伤的氛围。首联通过“深篁啼鸟”的景象与“梦断高卧人”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超然尘世的孤寂感。颔联中“一榻维摩安懒病”表达了诗人对清净修行的向往,而“三生圆泽委风尘”则透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颈联以云归岫、鱼去潭的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世事变迁的无奈。尾联的“满地夕阳樵笛怨”将哀怨的情绪推向高潮,“落花何处不沾巾”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世事的感伤。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释今严

今严(?──一六五八?),字足两。顺德人。俗姓罗,原名殿式,字君奭。诸生。弱冠从天然禅师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历三年(一六四九)脱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兴请藏,还至归宗,阅大藏一周,遭岁俭,日止一糜,研览不辍。病还雷峰,爱栖贤山水之胜,扶病强行。居无何,竟以宿疾蜕于五乳峰静室。著有《西窗遗稿》一卷,《秋怀》、《百合》诸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