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怀谭讷夫

吴山岩岩界空碧,湖水春深好颜色。 芳草连天百鸟飞,独怜王孙归未得。 骥垂两耳愁空山,驽骀高居十二闲。 黄鹄一去不顾返,肯与鸡鹜留人寰。 落花冥冥闇南浦,山水清晖浩无主。 先生岂不怀故都,举世溷浊何须数。 渚有兰兮江有蓠,我思君兮来何时。 一春两度梦中见,是耶非耶空尔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岩岩:高峻的样子。(“岩”读音:yán)
  • 空碧:指澄澈的碧空。
  • 王孙:本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这里指谭讷夫。
  • :良马。
  • 驽骀(nú tái):劣马。
  • 十二闲:指皇家马厩。
  • 溷浊(hùn zhuó):混浊,肮脏。

翻译

吴地的山高峻耸立,与澄澈的碧空相接,湖水在春天变得深沉,呈现出美好的颜色。 芳草连接着天际,百鸟在飞翔,唯独可怜谭讷夫还没有归来。 良马垂下双耳,忧愁地处在空寂的山中,劣马却高高地处在皇家马厩中。 黄鹄一去不再回头,怎肯与鸡鹜一同留在人间。 落花纷纷飘落在昏暗的南浦,山水的清光美景浩渺无人做主。 先生难道不怀念故都吗,整个世界混浊不堪,又何必去说呢。 水渚上有兰草啊江上有江蓠,我思念你啊你何时归来。 一个春天里两次在梦中见到你,是真是假唯有空自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吴山湖水的美景起笔,通过描绘芳草、百鸟等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美好的氛围。然而,诗中表达了对谭讷夫未归的思念和怜惜,同时以骥和驽骀的对比,暗示了世间的不公和贤才的不得志。黄鹄的离去则象征着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后半部分通过描写落花、山水,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情绪,表达了对故都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混浊的不满。最后,诗人借兰草和江蓠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梦中的相见更增添了思念之苦和不确定感。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寓意深刻,通过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