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石

桥上石,半是前人坟上碑。细想当年立碑日,儿孙罗列盛威仪。 重重种树重重护,岂料垫人脚下泥。车轮直辗题名处,牛蹄马足纷交驰。 传语后来人,刻浅莫刻深。刻浅模糊刻深在,长感千年行路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函可:清代僧人,俗姓张,名函可,号石涛和尚,善诗画,以书法闻名。
  • 桥上石:指桥上的石头,可能是基石或者有刻字的石碑。
  • 坟上碑:指埋葬在地下的墓碑,这里比喻过去的时光和历史。
  • 儿孙罗列:子孙们排列整齐,形容场面盛大。
  • 盛威仪:壮观的仪式,显示家族荣耀。
  • 垫人脚下泥:意指这些石头原本被期望成为长久的纪念,却成了人们脚下的泥土。
  • 车轮直辗:车辆经过时直接碾压过去。
  • 题名处:指碑上刻有名字或文字的地方。
  • 纷交驰:形容行人、车辆来往频繁。
  • 刻浅莫刻深:告诫后人刻字不要太浅也不要太深,寓意留待时间考验。
  • 行路心:过路人的心,引申为后世人的感受。

翻译

桥上的石头啊,一半已成古人的墓碑。想象那些年立碑的日子,子孙们排场盛大,气派非凡。层层种树,层层保护,却未曾想到,如今它们成了路上行人脚下的泥土。车轮滚滚,直接碾过刻字的地方,牛马的蹄印络绎不绝。我告诉后来者,刻字不要过浅也不要过深。浅了会模糊不清,深了则经久可见,让千年的路人常感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桥上的石头,描绘了一幅历史变迁的画卷,既有家族荣耀的昔日景象,也有岁月无情的沧桑。诗人以物寓言,告诫后人对待历史遗迹的态度,既要尊重,也要明白其终将随时间流逝,成为过往。诗中的“车轮直辗”、“牛蹄马足纷交驰”等细节,生动展现了时光流转中人事如梦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哲理性。

释函可

函可(一六一一—一六五九),字祖心。博罗人。俗姓韩,名宗騋,字犹龙。明礼部尚书韩日缵长子。少为诸生,才气高迈,声名倾动一时。惟绝意仕进,以声色犬马自娱。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六)落发为僧,成为道独和尚之法嗣,与师兄函是(字天然)齐名。曾充罗浮山华首台都寺,又在广州创不是庵静修。甲申之变,悲恸形于辞色。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以请藏入金陵,值国再变,纪为私史。顺治四年,以“私携逆书”为清江宁守将所拘,旋械送北京。部审免死,流放辽阳。先在沈阳南塔(广济寺)开法,又于普济等七大寺说法,被大关以东奉为洞宗鼻祖,声名洋溢于朝鲜、日本。又与辽阳流寓者结冰天吟社,为诗文之交。家人均抗节死,故自号千山剩人。明桂王永历十三年圆寂。著有《千山诗集》二十卷(补遗一卷)传世。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附录《方外》有传。 ► 1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