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参子明见过

· 谢榛
病客掩扉卧,时闻车马临。 几来燕市里,能识鲁生心。 独树秋先老,浮云昼欲阴。 况逢忧国际,谁为访山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cān):古代官名。
  • 病客:指生病的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 扉(fēi):门。
  • 燕市:古代燕国的国都,这里指京城。
  • 鲁生:鲁国的读书人,这里指有志向的人,也暗含诗人自己。

翻译

我这个生病的人关着门躺在床上,时常听到有车马来到门前。 你来过几次京城,能够理解我的心境。 单独的一棵树在秋天先变得衰老,浮云在白天也想要变得阴沉。 何况现在正逢国家令人担忧的时候,谁会来访问我这山林中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以病客自居的诗人的视角展开,通过对车马来临、燕市之往、秋树浮云等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虑以及对世事的关注。诗中的“病客掩扉卧”,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时闻车马临”则在这种孤寂中带来一丝外界的扰动。“几来燕市里,能识鲁生心”,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内心。“独树秋先老,浮云昼欲阴”,以景衬情,通过秋树的早衰和浮云的阴沉,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心情的压抑和忧虑。最后“况逢忧国际,谁为访山林”,则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局势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人问津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心境。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