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呈双鱼
汉初尚淳质,文雅殊未釐。
风气颇类秦,诗歌犹甚稀。
建武招文学,词章郁以摛。
泛滥多雄赋,然而古意衰。
一十有九章,实擅汉代辉。
下及魏晋间,曹谢揽其奇。
作者日以多,风骨日以卑。
江左传六朝,纤巧益以滋。
诗章与世运,升降展相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釐(lí):治理,矫正。
- 摛(chī):舒展,散布。
翻译
汉朝初期崇尚质朴,文雅之风尚未得到整治。那时的风气很像秦朝,诗歌也非常稀少。建武年间招揽文学之士,词章得以蓬勃舒展。当时多有雄壮的赋作,但古代的意蕴却衰落了。十九章的诗歌,确实在汉代独放光辉。往下到了魏晋时期,曹氏(曹操、曹植、曹丕)和谢氏(谢灵运等)展现出其中的奇妙之处。创作的人日益增多,然而风骨却日益低下。在江南地区流传的六朝时期,纤巧的风格更加滋长。诗章和时代的运势,升降相互依存。
赏析
这首诗探讨了诗歌的发展与时代的关系。诗中从汉初的诗歌状况说起,指出当时文雅之风未兴,诗歌稀少。建武年间文学有所发展,但古意却衰落。接着提到汉代的十九章诗歌有其独特光辉,魏晋时期曹谢等人有其奇妙之处,但随着时间推移,作者增多,风骨却降低,到了六朝时期,纤巧之风更盛。作者认为诗章的发展与时代运势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整首诗条理清晰,对诗歌发展的论述较为深刻,反映了作者对诗歌历史的思考和对诗歌风格演变的关注。
霍与瑕的其他作品
- 《 听鹤亭和韵 》 —— [ 明 ] 霍与瑕
- 《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 —— [ 明 ] 霍与瑕
- 《 承卢星野教闻谤毋辩小诗谢教兼申来樵旧约 》 —— [ 明 ] 霍与瑕
- 《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十一 》 —— [ 明 ] 霍与瑕
- 《 开复旧河濠 其二 》 —— [ 明 ] 霍与瑕
- 《 立秋前二夕闻歌 》 —— [ 明 ] 霍与瑕
- 《 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岩用卢大参韵 》 —— [ 明 ] 霍与瑕
- 《 步韵送古林何老先生北上 其六 》 —— [ 明 ] 霍与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