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云松

· 蓝智
白发林居思不群,丹砂分得武夷君。 梅边玩易千山雪,松下篝灯一榻云。 红叶临池工鸟篆,青萍在匣秘龙文。 草堂回首惭逋客,猿鹤秋声处处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砂(dān shā):一种红色的矿物,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药物和炼丹原料。
  • 武夷君:武夷山的神仙。武夷山在福建境内,传说中武夷君是武夷山的山神。
  • 篝灯(gōu dēng):用竹笼罩着灯光。
  • 鸟篆:篆书的一种,其笔画像鸟的形状,多装饰于古代青铜器上。
  • 青萍:古代宝剑名。
  • 龙文:宝剑的纹饰,也可借指宝剑。
  • 逋客(bū kè):逃亡的人,也指避世之人。

翻译

我这个在山林中隐居的白发之人,思想与众不同。从武夷君那里分得一些丹砂。在梅花旁边研究《易经》,外面是千山的积雪;在松树下点着竹笼里的灯光,床榻上好像有一片云彩。在池塘边,红叶上的文字像是精巧的鸟篆;装在匣子里的青萍剑,隐藏着如龙纹般的神秘。回头看看自己的草堂,我惭愧自己像个避世的逋客,只听到秋风吹过,猿鹤的啼叫声处处可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学术和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隐逸的情感。

诗的首联“白发林居思不群,丹砂分得武夷君”,写出了诗人隐居山林,思想独特,且从武夷君那里获得丹砂,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颔联“梅边玩易千山雪,松下篝灯一榻云”,通过“梅边玩易”和“松下篝灯”两个场景,表现出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沉浸于学术研究和思考,同时“千山雪”和“一榻云”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和宁静感。

颈联“红叶临池工鸟篆,青萍在匣秘龙文”,描绘了红叶上的鸟篆和匣中宝剑的龙纹,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神秘力量的感知。

尾联“草堂回首惭逋客,猿鹤秋声处处闻”,诗人回首自己的草堂,惭愧自己如同避世的逋客,而猿鹤的秋声又增添了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氛围。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含蓄,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内心世界生动地展现出来。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