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黄州作并怀建上二友

· 蓝智
黄州九日系扁舟,何处登高散客愁。 萸菊漫怀荆楚客,风烟犹阻洞庭秋。 飘萧短发欺乌帽,烂漫清尊对白鸥。 独念故人沧海上,去年今夕记同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萸菊:茱萸和菊花,古代常在重阳节佩戴茱萸、赏菊以辟邪消灾。(萸,yú)
  • 荆楚:指古代楚国的地域,这里代指黄州一带。
  • 风烟:风景、烟雾,这里指自然景色。
  • 洞庭:洞庭湖,此处可能用以指代南方的广阔水域,强调路途的遥远和阻碍。
  • 飘萧:形容头发飘动的样子。
  • 乌帽:黑帽,平民戴的帽子。

翻译

在黄州过重阳节,我系着小船,不知道到哪里去登高才能驱散我这客居他乡的忧愁。茱萸和菊花勾起了我对这荆楚之地的感触,而风烟依旧阻碍着我的视线,让我难以看到洞庭湖畔的秋色。我那飘动的短发似乎胜过了这平民的黑帽,在这烂漫的时光里,我举着清酒,面对着白鸥。我独自思念着在大海之滨的故友,想起去年的今天,我们曾一同游玩。

赏析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客居黄州的孤独忧愁以及对故友的思念之情。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诗人的心境,以问句表达出无处可遣愁的无奈。颔联通过萸菊和荆楚客、风烟和洞庭秋的关联,进一步烘托出诗人身处异乡的感触和对远方景色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归乡之路的艰难。颈联中“飘萧短发欺乌帽”描绘了诗人的形象,略带一种自嘲,而“烂漫清尊对白鸥”则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自在的氛围。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过去共同游玩时光的回忆,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