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东林寺

· 谢榛
笼中一灯尽,笼外几蛾回。 夜久僧同话,霜明门半开。 寒声虚竹院,秋色净莲台。 还拟东林约,孤筇踏月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筇(qióng):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可以做手杖。

翻译

屋子里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屋外有几只飞蛾环绕飞舞。 夜晚漫长,我与僧人一同交谈,霜气凝结,寺门半开着。 清冷的声音在竹林环绕的院子里回荡,秋色使莲花座台显得纯净。 我还打算履行与东林寺的约定,拄着竹杖踏着月色再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宿于东林寺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诗的首联通过“一灯尽”和“几蛾回”的对比,展现出夜晚的静谧。颔联中“夜久僧同话”表现出作者与僧人深夜交谈的情景,“霜明门半开”则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清冷。颈联“寒声虚竹院,秋色净莲台”,用“寒声”和“秋色”分别描绘了竹院和莲台的特点,给人以一种空灵、洁净的感觉。尾联“还拟东林约,孤筇踏月来”,表达了作者对东林寺的喜爱以及对再次前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秋夜寺庙的宁静与神秘之美。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