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邺二首

· 谢榛
客路多芳草,还家春服成。 交游嗟献赋,妻子问谋生。 自得山林计,深知猿鸟情。 一樽吟薄暮,风雨闭柴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古地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 春服:春日穿的衣服。
  • 交游:朋友。
  • (jiē):表示感叹。
  • 献赋:作赋献给皇帝,以示自己的才学,这里借指谋取功名。

翻译

在外漂泊的路上有许多芬芳的青草,回到家中春日的衣服已经做好。朋友们都在感叹谋取功名之事,妻子询问如何维持生计。自己获得了在山林中生活的办法,深深知晓猿鸟的性情。在傍晚时分一边饮酒一边吟诗,风雨来临,关上柴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情景和心境。诗的开头,“客路多芳草,还家春服成”,以春天的景象开篇,暗示着归乡的时节和新的开始。“交游嗟献赋,妻子问谋生”,则表现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人们对功名与生计的关注。然而,诗人却有着自己的追求,“自得山林计,深知猿鸟情”,他在山林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对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最后两句“一樽吟薄暮,风雨闭柴荆”,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在傍晚饮酒吟诗,任凭风雨吹打,关闭柴门,享受着内心的安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态度。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