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一上人病中见寄

· 蓝智
一师禅林秀,老病荒山巅。 如何清净身,亦受诸患缠。 忆昔江湖间,杖锡凌飞仙。 龟峰得宝地,龙象朝诸天。 秋风动江汉,杀气吹戈鋋。 避地复南来,筋力不及前。 弟子四五人,散乱如浮烟。 寓居山房幽,日晏犹高眠。 松林晚色静,涧水秋花妍。 稍远车马喧,聊以怡高年。 山深雾露集,地暖瘴疠偏。 伏枕动经旬,闭门日萧然。 我本山泽人,卖药当市廛。 缅想方外游,未了区中缘。 往者一相见,晤语俱忘筌。 儒释虽异流,交情难弃捐。 愧无肘后方,令尔沈疴痊。 昨朝枉芳札,示我白云篇。 高论神农经,吐词如涌泉。 吾闻西来意,不以文字传。 是身本虚假,金石非贞坚。 风雨有晦冥,太虚澹以玄。 鹤鸣秋夜永,白月当窗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林:指寺院。
  • 诸患:各种病患。
  • 杖锡:指僧人出行执锡杖。其中,“锡”(xī),僧人所持锡杖。
  • 龟峰:山名。
  • 龙象:指高僧。
  • 诸天:佛教语,指护法众神。
  • 戈鋋(chán):泛指兵器。
  • :晚。
  • 瘴疠(zhàng lì):指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 伏枕:指卧病。
  • 市廛(shì chán):指店铺集中的市区。
  • 方外:指世俗之外。
  • 晤语:见面交谈。
  • 忘筌:原指忘了捕鱼的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忘掉了原来的凭借。这里指交谈得畅快,忘记了言语本身。
  • 肘后方:泛指验方。
  • 沈疴:重病。(这个字“疴”读“kē”)
  • 芳札:对他人书信的美称。
  • 白云篇:一种诗体。赞誉别人的诗如白云般高远。
  • 晦冥:昏暗。

翻译

一位禅师是寺院中的优秀之人,如今却老病在荒山顶上。为何这清净之身,也会受到各种病患的纠缠。

回忆往昔在江湖之间,拄着锡杖如同飞仙般洒脱。在龟峰获得风水宝地,高僧们如同龙象朝见诸天众神。

秋风吹动江汉之地,战争的杀气吹动着兵器。为躲避战乱又向南而来,体力却已不如从前。

弟子只有四五人,分散零乱如同飘浮的烟雾。居住在山中幽静的房舍里,太阳西下了还在高枕而眠。

松林中傍晚的景色宁静,山涧水中秋天的花朵艳丽。这里稍远离车马的喧闹,可以让自己在晚年得到些愉悦。

山深之处雾气露水聚集,地势温暖所以瘴疠之气偏重。卧病在床已经过了十天,关着门的日子里寂静冷落。

我本是山野之人,在集市上卖药为生。心中缅怀世俗之外的游历,但未能了却尘世中的缘分。

往昔曾与您相见,见面交谈十分畅快,忘记了言语本身。儒家和佛家虽然流派不同,但情谊难以舍弃抛弃。

惭愧的是我没有有效的验方,能让您的重病痊愈。昨天早上承蒙您美好的书信,向我展示如白云般高远的诗篇。

您高谈神农经,言辞如泉水般涌出。我听说佛法的真意,不是通过文字来传达的。

人的身体本是虚幻不实的,金石也并非永远坚固。风雨会有昏暗之时,天空广阔而清淡玄妙。

鹤在秋夜中长鸣,洁白的月亮当空悬挂在窗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酬答一位生病的上人的作品,诗中既表达了对上人病中困境的同情,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佛理的一些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上人的病况和往昔的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现实的无奈。接着描绘了山中的幽静景色,以及自己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也提到了自己对尘世缘分的未能了却,体现了一种矛盾的心态。

在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儒释两家情谊的珍视,尽管流派不同,但情感深厚。对于上人的病情,作者感到愧疚自己无法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佛理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虚幻和世事无常的认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情感与哲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