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舜妃庙

· 蓝智
虞帝南巡日,英皇北望时。 翠华春不返,碧草暮相思。 万里重湖水,空山二女祠。 沉珠真自惜,埋玉竟谁知。 斑竹留双泪,苍梧隔九疑。 天涯龙驭远,镜里凤情悲。 巫雨凄残梦,湘云蔼暝姿。 渚芳迎杂佩,波影动灵旗。 惨淡思韶舞,凄凉咏楚辞。 空馀清夜瑟,幽怨托哀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帝:即舜帝,姓姚,名重华,因其先国于虞,故称虞舜。
  • 翠华:皇帝仪仗中一种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
  • 英皇:娥皇和女英,传说中舜帝的两个妃子。
  • 韶舞:虞舜时的乐舞。

翻译

舜帝往南方巡视的时候,娥皇女英向北眺望期盼。 皇帝的仪仗一去不回,春天的碧草在日暮时引发着相思之情。 万里的重湖之水,空寂的山中有着二位妃子的祠庙。 沉珠之人确实自我怜惜,埋葬玉石之事又有谁能知晓。 斑竹上留下她们的双重泪迹,苍苍梧桐山隔着九疑山。 天边皇帝的车驾远去,镜子里凤的情意悲伤。 巫师的雨凄惨地摧残着梦境,湘云和蔼地呈现出傍晚的姿态。 水中小洲的芳草迎接着各种玉佩,水波的影子晃动着灵旗。 惨淡地思念着韶舞,凄凉地吟咏着楚辞。 只余下清夜里的瑟声,幽怨之情寄托在悲哀的乐声中。

赏析

这首诗以湘阴舜妃庙为背景,抒发了对舜帝和他的妃子娥皇女英的思念与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舜帝南巡不返,娥皇女英的相思之情,以及舜妃庙的荒凉景象,营造出一种忧伤、凄凉的氛围。 首联点明舜帝南巡和娥皇女英北望的情景,为全诗定下了悲伤的基调。颔联写皇帝仪仗一去不回,春草引发相思,进一步渲染了忧伤的情绪。颈联描述了重湖水和二女祠,突出了环境的空寂和历史的沧桑。“沉珠真自惜,埋玉竟谁知”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斑竹留双泪,苍梧隔九疑”“天涯龙驭远,镜里凤情悲”等诗句,继续深化这种悲伤的情感。同时,“巫雨凄残梦,湘云蔼暝姿”“渚芳迎杂佩,波影动灵旗”等描写,增添了神秘、凄凉的色彩。最后,诗人以“惨淡思韶舞,凄凉咏楚辞。空馀清夜瑟,幽怨托哀丝”作结,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意境幽深,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