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璋上人所藏温日观墨蒲萄

· 蓝智
鲛人织绡翡翠宫,骊珠滴露垂玲珑。 老禅定起写秋影,空山月转双梧桐。 忆昔初移大宛种,苜蓿榴花俱入贡。 蓬莱别馆绿云深,太液晴波水晶重。 贝南之国昙所居,生纸颠倒长藤枯。 墨池秃尽白兔颖,天风吹堕青龙须。 祇园马乳秋初熟,点缀鹅湖云一幅。 醉草犹疑怀素狂,寒梅顿觉华光俗。 野棠千尺手所栽,兵戈芜没同蒿莱。 日斜对画独回首,诗成谁置西凉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鲛人(jiāo rén):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 (xiāo):生丝,此处指绢帛。
  • 骊珠(lí zhū):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
  • 玲珑:精巧细致。
  • 老禅:年老的僧人。
  • 大宛种:大宛,古代西域国名,以产良马著称。此处指葡萄是从大宛引进的品种。
  • 苜蓿(mù xu):一种牧草。
  • 榴花:石榴花。
  • 蓬莱别馆: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借指美丽的宫苑。
  • 绿云:比喻树叶茂密如云。
  • 太液:汉、唐宫中池名,这里泛指宫苑中的水池。
  • 贝南之国:不知确指何地,可能是一个遥远的国度。
  • (tán):可能是指贝南之国的一个人物或与该地相关的事物。
  • 白兔颖:白兔毛做的笔。
  • 青龙须:一种想象中的神奇植物,此处形容葡萄藤的形态。
  • 祇园:印度佛教圣地,此处借指佛寺。
  • 马乳:葡萄的一种品种。

翻译

鲛人在翡翠宫织着绢帛,宝珠滴下露水,串串葡萄垂挂着,精巧玲珑。老和尚起身写下秋天的景象,空山中月亮转动,两棵梧桐相伴。

回忆往昔,刚从大宛移来葡萄种,苜蓿和石榴花也一同进贡。蓬莱别馆绿树如云,太液池晴波荡漾,池水如水晶般沉重。

在贝南之国昙居住的地方,生纸颠倒,长藤枯萎。墨池里的墨水用尽,白兔毛做的笔也秃了,天风吹落如青龙须般的葡萄藤。

祇园的马乳葡萄在初秋成熟,点缀在如鹅湖般的云彩一幅画中。醉中草书仿佛怀素般狂放,寒冷的梅花顿时觉得华光的画作俗气。

千尺高的野棠是亲手所栽,战乱后荒芜埋没,如同蒿草野菜。日头西斜,对着画独自回头看,诗写成了,谁来摆上西凉的美酒。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葡萄的美丽与珍贵,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景象和情感。诗中既有神话传说的元素,如鲛人、蓬莱等,增添了神秘的氛围;又有对历史和现实的回忆与感慨,如大宛种的葡萄、兵戈芜没的景象。同时,诗人通过对葡萄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追求,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叹息。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精巧,将古典文化与现实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