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知非:指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故蘧(qú)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后因称五十岁为“知非之年”。
- 祇(zhǐ)合:只应该。
- 贾谊:西汉文学家,少有才名,曾受汉文帝赏识,但因遭群臣忌恨,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 数奇(jī):命运不好。奇,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不吉。
- 奔竞:指为名利而奔走竞争。
- 廉耻俗:这里指廉洁知耻的风俗。
- 紫芝:真菌的一种,古人认为是仙草,常以“采紫芝”比喻隐居避世。
翻译
到了五十岁才知道过去的错误,六十岁时身体已经衰弱,怀有才华只应该在当时奋发努力。 不要认为贾谊那样的人才年少有为,要知道自己如冯唐般命运不好。 为名利奔走竞争的风气逐渐回归到廉洁知耻的风俗,阅历多而练达世事的人早为太平盛世奠定基础。 我在这白头之时隐迹空山里,不用长歌来寻觅那紫芝(表达自己甘愿隐居避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感慨。诗的前两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己身体衰老的无奈,同时也意识到应该抓住当时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中间两句通过贾谊和冯唐的例子,感叹命运的无常和自己的不得志。后两句则对社会风气的转变表示了一定的期望,认为应该恢复廉洁知耻的风俗,而老成之人能够为太平盛世奠定基础。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隐居避世的想法,体现了一种超脱和淡然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