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草送葬歌

古人制器固不苟,虞陶殷梓以之久。 有利之物寇必集,函以生人矢死人。 火金既炽万物夭,鱼恶其网兽恶罠。 夸父之足岂不趫,蛟吊于河山泣木。 凤凰之声岂不美,葭穷于琯嶰穷竹。 不自文字为先后,文字镵天天流血。 圣人不作道丧世,诗书之间见妖孽。 将以一笔与天争,鬼臂牵人阴相掣。 尔书一出海水枯,当命陆吾截其舌。 不然付之土与火,土为之母火为父。 勿为相柳食九州,九首摇曳如猰貐。 蚩尤之械化枫林,不可棺椁不可柱。 贰负之尸梏疏属,囚锁千年无所睹。 天地奇文不可舒,则聚数圣为大冢。 君斧若鬣若堂皇,非自孔周始作俑。 丧欲速贫死速朽,铭之终身不敢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陶殷梓:虞舜时期的陶器和殷商时期的梓木,代表古代精良的制作材料和工艺。
  • (gǒu):随便,马虎。
  • :此处指掠夺者、侵略者。
  • :包含,容纳。
  • :箭,此处可理解为攻击、伤害的工具。
  • (mín):捕捉鸟兽的网。
  • (qiáo):敏捷,善于行走。
  • (jiā):初生的芦苇。
  • (guǎn):古代管乐器,用玉制成,像笛,六孔。
  • (xiè):山涧,沟壑,也指山名。
  • (chán):刺,凿。

翻译

古人制作器具从不马虎,虞舜的陶器和殷商的梓木工艺流传很久。 对人有利的东西,强盗必定会聚集抢夺,将活人包含其中,用其攻击死人。 火与金属炽热燃烧,万物遭殃,鱼厌恶渔网,兽厌恶捕兽的网。 夸父的脚步难道不敏捷吗,可他被蛟龙吊起,山河为他哭泣,树木为他悲伤。 凤凰的声音难道不美妙吗,可芦苇在管乐器中耗尽,山涧的竹子也被消耗殆尽。 不以文字出现的先后判断,文字若刻镂天空,天空会流血。 圣人不出现,道德沦丧,在诗书之中可见到妖邪之辈。 想要用一笔与天抗争,却有鬼魂般的手臂在暗中牵制人。 你的书一出现海水便会干涸,应当命令陆吾截断你的舌头。 不然就将其付之于土与火,土是它的母亲,火是它的父亲。 不要像相柳那样吞食九州,它的九个头摇摆着如同猰貐(一种吃人的野兽)。 蚩尤的兵器化作枫林,不能做棺材也不能做柱子。 贰负的尸体被桎梏在疏属山,被囚禁锁缚千年无人能看见。 天地间奇妙的文字若无法舒展,就聚集几位圣人当作大坟墓。 你的斧头像鬣毛又像高大的殿堂,并非从孔丘、周公开始才这样做坏事。 办丧事希望快点贫穷,死亡盼望快点腐朽,将此铭记终身不敢违背。

赏析

这首诗语言古朴,寓意深刻,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道德沦丧的感慨。诗中通过列举一系列古代的事物和传说,如虞陶殷梓、夸父、凤凰、相柳、蚩尤、贰负等,来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作者认为,古人制作器具的精神已经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利益的追逐和对道德的忽视,导致了种种恶果。诗中还提到文字的力量,认为文字若被滥用,会带来灾难。同时,作者对一些邪恶的势力和现象进行了谴责,如相柳吞食九州、蚩尤之械化为枫林等。整首诗以夸张、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道德的向往。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