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谢太东少司空

· 谢榛
巴山倒压洞庭波,形胜相邻赋几何。 金阙风云当代迥,琐闱章疏济时多。 天垂南国分三楚,地入中原会九河。 遥忆司空壮襟抱,千年王气郁嵯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巴山:这里指大巴山,是中国西部名山之一。(“巴”读音:bā)
  • 洞庭波:指洞庭湖的波浪。
  • 形胜:指地理形势优越。
  • 金阙:指皇宫。
  • 风云:暗指时势变化。
  • 当代迥:在当代显得独特、与众不同。(“迥”读音:jiǒng)
  • 琐闱:宫廷宫门,这里代指宫廷。
  • 章疏:奏章。
  • 济时:拯救时局,对当时社会有帮助。
  • 三楚:战国楚地疆域广阔,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
  • 九河: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近人多认为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
  • 司空:官职名,这里指谢太东少司空。
  • 襟抱:胸怀。
  • 王气: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
  • 郁嵯峨:形容树木茂盛高耸,这里指气势雄伟。(“嵯”读音:cuó;“峨”读音:é)

翻译

大巴山的气势似乎压倒了洞庭湖的波浪,两地形势优越相邻,能写出多少诗篇来描绘呢?皇宫中的时势风云在当代显得与众不同,宫廷中的奏章对拯救时局起到了很多作用。上天将南方的地域分为三楚之地,大地延伸至中原与众多河流交汇。我遥想谢太东少司空的壮阔胸怀,那千年的帝王之气雄伟磅礴。

赏析

这首诗以雄伟的笔触描绘了巴山和洞庭的壮丽景色,以及所处地域的重要性。通过对金阙风云和琐闱章疏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宫廷的作用。诗中还提到了南国的三楚和中原的九河,体现了地域的广阔和重要性。最后,诗人遥忆谢太东少司空的壮襟抱,以及那千年王气的郁嵯峨,表达了对谢太东少司空的敬仰和对其胸怀气度的赞美,同时也烘托出一种宏伟的气势和深远的意境。整首诗气势恢宏,意境开阔,用词精准,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