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万少参茂卿还任山东

· 谢榛
乱后相逢复几朝,使君行色动河桥。 宦情千里清樽尽,国计频年白发饶。 驿道书通秋塞雁,海门帆度夕阳潮。 鲁连意气须今日,此去齐城可更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万茂卿。
  • 河桥:桥梁。
  •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
  • 国计:国家的经济,国家的大计。
  • 频年:连年,多年。
  • :多。
  • 驿道:我国古代为传车、驿马通行而开辟的交通大道。
  • 海门: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翻译

战乱之后我们相逢又能有几日呢,您出行的身影在河桥上令人触动。 千里为官的情志在这清酒倾尽之时,国家大计让您连年增添了不少白发。 驿道上传书信就像秋塞的大雁往来,海门之处帆船趁着夕阳的潮水前行。 鲁仲连的意气应当就在今日,此次前往齐城可以再招揽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谢榛送别万茂卿回山东任职时所作。诗的首联通过描述战后相逢的短暂以及万茂卿出行的情景,烘托出离别的氛围。颔联表达了万茂卿为官的志向和为国家操劳的辛劳,“千里清樽尽”体现了他的豁达,而“频年白发饶”则暗示了他的忧心与付出。颈联以“驿道书通”和“海门帆度”描绘了交通与行旅的情景,富有画面感。尾联借用鲁仲连的典故,鼓励万茂卿在山东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送别之情,又对友人的未来寄予了期望,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