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祝使君质夫长歌行

· 谢榛
住宅因人多秀丽,广陵南控三吴势。 淮流入海使君心,楚甸带山农父计。 绿上娑罗树叶春,李邕碑石独嶙峋。 书声静夜连诸巷,机响寒天共四邻。 今日讼庭閒鸟雀,群僚分理万家乐。 晚来月出太行颠,照见冰霜清满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广陵:扬州的古称。(广:guǎng;陵:líng)
  • 南控:向南控制、掌控。
  • 三吴: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一个地域名称。
  • 楚甸:楚地。泛指江南地区。(甸:diàn)
  • 娑罗树:一种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娑:suō)
  • 嶙峋:形容山石峻峭、重叠。(嶙:lín;峋:xún)

翻译

因为人众,住宅之地显得格外秀丽,广陵向南掌控着三吴之地的形势。 淮河流入大海,如使君的胸怀一般广阔,楚地带着山峦,是农人们的生计所在。 绿色爬上娑罗树的树叶,呈现出春天的气息,李邕的碑石独自峻峭耸立。 寂静的夜晚,读书声从各个巷子中接连传来,寒冷的天气里,织布机的响声与四邻共同作响。 如今的诉讼公堂清闲,鸟雀自在,众多官员分工治理,万家欢乐。 夜晚月亮从太行山顶升起,照耀着,看见整个城郭满是清冷的冰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地方的景色、人文和社会状况。诗中通过对广陵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其雄伟的气势和秀丽的风光。同时,诗中提到了使君的胸怀、农人的生计、读书声和织布机声,体现了这个地方的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最后,通过描写讼庭的清闲和万家的欢乐,以及夜晚的月色和冰霜,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