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游洞庭湖

· 谢榛
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 天汉长连洞庭水,云霞半入岳阳楼。 低空白雁投寒渚,隔浦丹枫照暮秋。 莫向湘君听鼓瑟,黄陵月冷不胜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客:泛指旅居他乡的人,这里指的是前来游玩的客人。
  • 巴州:这里并非指四川巴州,而是一种泛指,指代客人要去的地方。
  • 天汉:指银河。(天:tiān;汉:hàn)
  • 洞庭: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dòng;庭:tíng)
  • 云霞:彩云和彩霞。(霞:xiá)
  • 岳阳楼: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位于洞庭湖畔。(岳:yuè;阳:yáng;楼:lóu)
  • :水中的小块陆地。(渚:zhǔ)
  • 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枫:fēng)
  • 湘君:湘水之神。(湘:xiāng)
  • 鼓瑟:弹奏瑟这种乐器。(瑟:sè)
  • 黄陵:黄陵庙,是舜二妃娥皇、女英的祠庙,在今湖南湘阴县北。(陵:líng)

翻译

与前来游玩的客人相逢,他询问着关于巴州的情况,此别之后,他将扬帆在洞庭湖上游玩。银河长久地连接着洞庭湖水,云霞的一半融入了岳阳楼中。低空处,白色的大雁投身于寒冷的水中小块陆地上,隔着水边,经霜泛红的枫叶映照着深秋的暮色。不要向着湘水之神倾听鼓瑟之声,黄陵庙的月色清冷,会让人承受不住忧愁。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淡淡忧愁。诗的首联交代了送别的情景和客人的去向。颔联通过“天汉长连洞庭水,云霞半入岳阳楼”的描写,展现出洞庭湖的广阔与岳阳楼的雄伟,同时“长连”和“半入”两个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感和层次感。颈联“低空白雁投寒渚,隔浦丹枫照暮秋”则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白雁投渚、丹枫照秋,增添了诗中的秋意和离情。尾联“莫向湘君听鼓瑟,黄陵月冷不胜愁”,借用湘君和黄陵庙的传说,表达了一种忧伤的情绪,月色清冷,忧愁难耐,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又有对离情别绪的抒发,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触动。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