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业

· 蓝仁
谷口留茅屋,溪南废药园。 风高愁欲破,地湿想宜翻。 寂寞三间足,甘辛数品存。 素怀安旧业,清苦训诸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旧业:原有的家产,此处指曾经从事的农业生产。
  • 谷口:山谷的入口。
  • 茅屋:用茅草盖的房屋。
  • 溪南:溪流的南边。
  • 废药园:废弃的药园。
  • 风高:风很大。
  • 地湿:地面潮湿。
  • 宜翻:适宜翻耕。
  • 寂寞:寂静,冷清。
  • 三间:三间房屋,这里指简陋的居所。
  • 甘辛:甘甜和辛辣,此处泛指各种味道,代指粗茶淡饭。
  • 素怀:平素的怀抱,指一向的心愿。
  • 清苦:贫苦,坚持而不图安逸。

翻译

在山谷口留下一座茅屋,溪流南边有个废弃的药园。 风很大,让人忧愁得仿佛要被吹破,地面潮湿,想着应该翻耕一下。 冷清的三间屋就足够了,粗茶淡饭中有着多种滋味。 一向怀着安心从事原有农业生产的心愿,以清苦的生活教导着诸位孙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乡野间的生活场景和心境。诗的前两句通过“谷口茅屋”和“溪南废药园”,展现出一种田园生活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些许荒凉之感。“风高愁欲破,地湿想宜翻”,形象地写出了大风带来的忧愁和对土地翻耕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农事的关注。接下来,“寂寞三间足,甘辛数品存”,表达了作者对简陋生活的满足和对平淡日子的接受,认为有三间屋、粗茶淡饭就足够了。最后两句“素怀安旧业,清苦训诸孙”,则体现了作者坚守原有家业,以清苦生活教育子孙的价值观。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清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