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翁归山联赠偕伦白山

· 霍韬
朝阳梧影映樵云,去住同天路未分。 黄阁星晨犹听履,碧山猿鹤暂随群。 古贤中路嗟荒莽,活水源头遏放奔。 未奏箫韶偕俗韵,且搥土鼓荐南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樵翁:打柴的老人。这里指偕伦白山(qié lún bái shān)。
  • 黄阁:汉代丞相听事阁及三公官署厅门涂黄色,后用以指宰相官署。
  • 听履:指帝王亲近的重臣。
  • 箫韶(xiāo sháo):舜乐名。泛指美妙的仙乐。
  • 南薰:指《南风》歌,传为虞舜所作。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翻译

清晨的阳光透过梧桐的枝叶,映照着打柴老人的身影,他的离去或留下,如同走在同一条未分岔的天道上。在朝廷为官就如星辰般的重臣,仍然在践行职责,而隐居在碧山之中的猿猴和仙鹤,暂时随他一同生活。古代的贤能之人在中途感叹路途的荒芜迷茫,而清澈的水源阻止了放纵奔流的水势。还未能奏响如箫韶般的美妙音乐以应和世俗的音韵,暂且敲打着土鼓,献上如南风般温和的乐曲。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朝阳、梧影、樵云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偕伦白山的一种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他曾经可能在官场的提及(“黄阁星晨犹听履”),也有对他现在归山隐居生活的描述(“碧山猿鹤暂随群”)。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古贤中路嗟荒莽”)以及对保持内心平静和节制的主张(“活水源头遏放奔”)。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一种在现实中寻求平和与美好的愿望。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含蓄,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霍韬

霍韬

明广东南海人,字渭先,号兀厓、渭厓。正德九年进士第一。告归成婚,读书西樵山。世宗即位,授兵部主事。以议“大礼”称帝意,数迁,超拜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丁忧后,起历吏部左、右侍郎,以好与人竞,致帝厌之,出为南京礼部尚书。在南京,施政以维护礼教为要,而为人行事多不洽公论。再为礼部尚书卒,谥文敏。有《诗经解》、《象山学辨》、《程朱训释》、《西汉笔评》、《渭厓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