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饯别诗再赠巴山

· 霍韬
鳌峰怅别,情未已也,溯流撑舟。 追随楼航,直指灵洲,憩舟灵洲。 陟妙高台,伫超然堂,倚松挂眸。 抱此离忧,言言离忧,情未已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鳌峰(áo fēng):形似巨鳌的山峰,这里可能代指某个地方。
  • 溯流(sù liú):逆着水流的方向。
  • 灵洲:有灵气的洲岛,具体所指不详,可能为诗中虚构的一个地名。
  • (zhì):登上。
  • 妙高台:文中的一个高台的名称。
  • (zhù):长时间地站着。

翻译

在鳌峰满怀惆怅地分别后,我的情意仍未停止,我逆着水流撑船前行。 追随着高大的楼船,径直驶向灵洲,在灵洲停船休息。 登上奇妙的高台,长久地站在超然堂中,倚靠着松树,放眼远望。 心怀这样的离愁别绪,句句都诉说着离愁,我的情意仍未停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诗中先描述了在鳌峰分别后的不舍,然后通过“溯流撑舟”“追随楼航”的行动,表现出诗人试图追寻某种情感或目标的执着。到达灵洲后,诗人登上妙高台,站在超然堂中倚松远望,进一步烘托出他内心的忧愁。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场景描写,将离愁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同时,诗中的用词简洁而富有意境,如“溯流”“灵洲”“妙高台”等,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霍韬

霍韬

明广东南海人,字渭先,号兀厓、渭厓。正德九年进士第一。告归成婚,读书西樵山。世宗即位,授兵部主事。以议“大礼”称帝意,数迁,超拜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丁忧后,起历吏部左、右侍郎,以好与人竞,致帝厌之,出为南京礼部尚书。在南京,施政以维护礼教为要,而为人行事多不洽公论。再为礼部尚书卒,谥文敏。有《诗经解》、《象山学辨》、《程朱训释》、《西汉笔评》、《渭厓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