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饮黄叔化鸣山洞

洞壑秋高客思飞,十年今得款荆扉。 亭开翠壁孤难并,径绕芳林静可依。 海上霞蒸翻过雁,城头砧动隐斜晖。 相逢且就黄花醉,谁更缁尘点素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款荆扉:(“款”读作“kuǎn”)意为叩门,这里指拜访。
  • 翠壁:翠绿的山壁。
  • :独特,突出。
  • :小路。
  • 缁尘:(“缁”读作“zī”)黑色灰尘,常喻世俗污垢。

翻译

在这秋高气爽的山洞沟壑间,我的思绪飞扬,十年后的今日才得以拜访这处柴门。亭子建在翠绿的山壁旁,其独特之美难以比拟,小路绕着芳香的树林,安静得让人可以依靠。海面上霞光蒸腾,大雁飞过,城头上捣衣声响起,斜阳的余晖若隐若现。今日相逢,姑且就着黄花尽情醉酒,谁还会让世俗的污垢沾染这纯洁的衣裳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鸣山洞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之情。首联点明时间和事件,表达了诗人对此次相聚的期待。颔联描写了亭子和小路周围的美景,展现出环境的幽静与美丽。颈联通过海上霞光和城头砧声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尽情享受,摆脱世俗的纷扰,保持内心的纯洁。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